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 彻底解散大同义勇  (第3/3页)
卫将士成了各卫的主心骨,形成如臂使指之势。    ……    一切办妥,    正好是巳时整。    北校场站满了兵丁和百姓。    朱墨换了一身赤红铠甲,大步走上点将台,向众人摆摆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各位将士、百姓,适才接到军报,俺答已逼近得胜堡,此刻只有一百里不到了……八万马队!八万……”    哗!    将士和百姓有的大概知道,而更多的则是被杨选他们欺骗,说俺答只是小股进犯,此刻听钦差朱墨讲出来,一时惊恐不已。    须知,    大同虽然常年遭受兵戈,但如此规模的进犯,却是百年罕见。而大同城内是个什么情况,谁还每个数?早就被严家的官儿和饶阳郡王、李宠父子他们搞烂了,哪里还有能力对抗八万马队?    一时之间,群情颇为惶惑不安。    朱墨故意不隐瞒军情,自然料到会有如此反应。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隐瞒,到时候俺答密密麻麻的马队兵临城下,人心立马就崩溃了。    这种临阵决机之事,狗系统也给不出什么良策。朱墨但凭原来看过的网文、热帖行事,那就是:哀兵必胜!先经历了恐惧,上阵之后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况且,敌人来了那么多,攻城灭地,就是想跑,又能跑去哪里?你当兵的跑了,老婆孩子怎么办?    因此,人人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朱墨,寄希望于这个颇为神奇的人物。而此时,人人见他一身赤红铠甲,神完气足,丝毫不乱,顿时稍稍安心。    朱墨接道:    “如今之计,唯有众志成城,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说到这里,    全场气氛已经回过一丝悲壮,但仍然惊恐脆弱。朱墨看的清清楚楚,许多官兵不由自主地东张西望,心态完全乱了。    朱墨暗叹一声:这才五六年,大同天下劲旅,就被搞成这副样子了……    他琢磨一会儿,知道此时只能放出王炸了——    “但是,你们也不用太担心!我朱墨在这里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月前,马芳参将已经在小白海俘虏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此刻就关在右卫城中地牢里,晌午,我就把他提过来,关押在大同城内!    这就说明,鞑靼兵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马太师还不是这样手到擒来!你们说对不对啊?”    轰!    全场顿时哗然!    “真的吗?”    “不可能吧?”    “也难说,那马太师真的很能呐!”    “嗯,说是马芳抓的,我信!”    “那人不吹牛,我信得过!”    “那就太好了,咱们不一定会死!”    “嗯,真不行,就用他孙子的命逼他撤军……”    “这个朱墨果然是运气好!”    “是啊,福将就是福将啊……”    “……”    群情扰攘一会儿,信心突然恢复。    朱墨在台上看得清清楚楚,早已惊恐万状的士气,已经恢复了六七成,将士们握住兵器的手也稳定了许多。而那些临时召集来的百姓,却还是有疑虑。    朱墨又道:    “民夫也不用害怕,不用你们上阵去砍马队!再说你们也不会砍,对吗?你们只要守城!死死地守住长城一线,不要敌人攻破了大同城就足够了!”    话音未落,    百姓们期待的脸上,终于露出笑意。应无物的大明:从1566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