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7、山岚战地鬼(二) (第3/3页)
的伏波和古剑却已猜出于禁用意,相识一看,同时笑了起来。 “若走水路,从开阳去彭城,倒是条快路,只是船只不多,无法载多人,而且不知道袁军有没有防范。” “送夫人小姐去,倒是够了。” 你们这是还想着跑啊... 我可从无此念! 于禁微笑道:“袁绍军皆是冀州人,未必能立刻想到此着,不过他们既是冲着开阳城来,也不一定没做准备,这就不好说了。” 他反复斟酌,皱着眉头,又望了望棚外雨幕。 雨点落在棚上,炒豆子似的响个不住。水气一浸,空气冰凉而潮湿。众人停下说话,静静等他决断。于禁从头到尾细细想了一遍,寻不出一个可行的破解之道。却不急不躁,踱着步,继续沉思。 他非擅于机变者,在个人勇武上比起同时代大部分名将也不算出色,唯在沉心静气方面,于禁颇得真髓,此时便已有了不动如山的气度。 敌众我寡,若欲取胜,只能速战速决。 怎么速战速决?不但要出其不意,因为自家兵力的不足,更要毕其功于一役,一击便破掉文丑布下的这个长蛇阵! 长蛇阵?于禁脑海中,蓦然闪出了一个念头,抬头一看,却见周围众人都睁大了眼盯着自己。 这种被人瞩目,为人上者的感觉,真好啊。 他长舒一个口气,笑道:“本将想来一招儿,听听你们的意见。” 听完他的计策后,伏波拍案叫绝,古剑也面露钦佩之色,其他众人更是纷纷赞道:“少校睿智,有此妙计,袁军旦夕可破!” 计议定下,又讨论了各种细节,已是水到渠成。 于禁连番下令:“令古剑选五百人,多带强弓劲弩!”从河上走,若是对岸有伏军,且这般....; “若是对岸若无伏军,则如此...” 古剑一怔,连忙道:“少校,之前将军已带走不少弓弩,此时开阳器械并不充足。” “有不足者,城内豪族者去征用。”于禁森然道:“既逢战事,若有不从抗命者,夷族后自取!” “可将军之前曾言...”一旁的伏波连忙开口,却见于禁已挥手截断:“若将军日后问责,禁一人承担!” 于禁续道:“伏波,你领一千人马,今夜从北门出,前去临沂,若有阻拦,务必冲破,我记得临沂那之前尚有五百多名天辅军留守,尽数抽调,双军合并,扎营十五里外,掩藏行迹,若见城头赤旗高举,便是时机已到,立刻来攻袁军。” “于忠,你再领一千人从西门出,去缯国,吾聊将军若派援兵,必从此过,将吾计告知,两方合力,等候时机。” “若是不见将军援兵,则立刻将缯国留守兵卒尽数抽调,同样在城外十五里扎营,掩藏行迹,等我赤旗!” 吴忠应诺之后,忍不住道:“少校,若如此,城内可就只剩五百兵卒了,这...” “天雨倾撒,几日功夫袁军未必敢攻。“于禁笑道:“何况我亲自坐镇开阳,自会大张旗鼓,虚张声势,若文丑先派新卒攻城,有五百兵加上城内民夫,亦有自信撑足三日!” “诸位,此计自是行险,”说到这里,于禁神情一肃,道:“只是将军既将开阳交付于我,但凡有一息尚存,禁便不会将其拱手他人!” “若坐以待毙,守一日和守十日,不过终是城失,又有何区别?”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便是为此!” “计成,则城在敌破!” “计败,开阳既失。”他凝视着所有人,一字一顿道:“本将亦绝不厚颜苟活!” 这番话语,慷慨激昂,人人闻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齐声喝道: “敌逆天而行,必自取灭亡!”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吃瓜子的犀牛的骑砍三国之御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