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2章 认知差距 (第1/2页)
“这里是德州县第二小学,总共有学生一千一百名,来自于附近城镇以及乡村。” 行走在校园内,校长林绾舒十分骄傲。 身为一名女子,能够成为这样的一所学校的校长,即便是在山东也十分难得。 跟随在她的身边,听到这里居然有一千多名学生,张溥等人全都目瞪口呆。 “德州孩童几许?” 陆世仪急急问道。 这个数据林绾舒还真的知道。 “德州在籍人口三万一千人,适龄儿童共有两千七百人,除去残疾病患等,其余的正常儿童已全部入学。” 张溥等人听了,全都面面相觑,大受震惊。 他们都是学者,自然也从事了教育工作,当然知道教书育人的难处。 官应震想到什么,严厉问道:“百姓生存不易,尔等强征孩童入学,强收束脩,岂非暴政?” 林绾舒好笑的看过去。 “我山东早已制定法律,强制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在此过程中学费全免,并不会造成百姓负担。” 得知学费全免,张溥等人宛如听了天书一般。 “你是说这等学校不收任何束脩?如此一来,你山东有多少银钱可供支用?” 林绾舒傲然道:“我山东每年教育资金投入高达四百万两,自然支应的起义务教育支出。” 今天张溥等人所受到的冲击恐怕比这一生都要多。 四百万两的教育资金投入,这是个什么概念? 朝廷一年税收所得也不过将将这个数字而已。 而且这点收入还要摊派到所有地方,别说支用军费了,连官员的俸禄都不能尽数发放。 可是在山东,四百万两白银居然只是教育投入。 张溥等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 为何山东区区一省之地,却这般有钱? 他们行走的第二小学,面积非常广阔。 陆世仪注意到,这里的校舍并非常见的夯土而建,竟然用的是砖石,屋顶上更是青瓦排铺。 这等房舍,放眼天下,即便是殷实之家也未必能够修盖得起。 林绾舒说山东一年教育经费四百万两白银,看来真不是信口开河。 尤其是这些校舍的窗户全都镶制了玻璃,只从外面就能够清清楚楚的看清里面。同时外面的阳光毫无遮拦照射入内,整个教室明亮通透,更加便于学生们读书习字。 因为天气炎热,所有教室的窗户和门都是开着的,里面的情况张溥等人即使站在门口也看得一清二楚。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第一间教室内朗朗的读书声让张溥等人倍感亲切。 三字经早已是启蒙读物,便是在大明各地,儿童初次接触书本读的也是这个。 没想到在山东这个异端邪说横行之地,居然也学习三字经。 “你们山东一贯倡导歪理邪说,无视礼教先贤,缘何还教授三字经?” 林绾舒态度鲜明。 “儒家学说乃我华夏民族千年传承,我等身为华夏子民,自当学习继承。不过千年以来,学说当中糟粕横行,更被别有用心者恶意利用,以至于天下间风气败坏。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重塑华夏精神脉搏。”爱读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