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会诊  (第1/2页)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三百来年,太祖高皇帝的名号在大明官员的心里依然是禁忌般的存。    在洪武朝,只要敢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无论你是吏员县令,还是尚书首辅,都免不了一个被砍头的结局。    把贪官污吏剥皮萱草,置于衙门之内。    这种极端的刑法,更是这位老爷子的首创。    而这一个多月来,在某人特意的宣传下,    太祖高皇帝修成正果、位列仙班的消息,已经流传于京城的大街小巷。    当然,随其传开的还有当今天子备受高皇帝宠爱的小道消息。    贩夫走卒,市井小人津津乐道的传播着,高皇帝在修行之余,会入到陛下梦中传艺解惑。    特别是董亮手下拥军宣抚司的那些老卒,    更是把朱由校说的是尧舜再世,圣人降临。    不管人们相信不相信这些小道消息,反正朱由校是给自己找了一个背书的靠山。    他没有精力、时间去和一堆的人来扯皮。    也不想费劲儿去编瞎话解释自己的博学多知、什么都会的反常情况。    所以,他就请出高皇帝朱元璋他老人家。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老朱的威名实在是太过强盛。    把一切反常都放到老朱身上后,那效果是杠杠的。    为啥陛下登基后性情大变,说杀人就敢杀人,说抄家就会抄家?    原来是有高皇帝在背后指点啊!    不错,这确实是高皇帝他老人家的一贯作风。    啥?    那宝贝镜子是陛下发明的?    白如雪的盐巴也是陛下的杰作?    能让馒头、包子暄软喷香的碱面也是陛下的发明?    骗人的吧?    陛下才多大,他咋就能啥都会?    哦,原来是高皇帝的指点啊!    高皇帝他老人家修行了二三百年,还能没有这点儿手段?    如果如此,这就说的过去了。    由此可见,陛下他可真是受老祖宗的偏爱。    让朱由校最意外的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摆出什么老资格,老功臣。    你资格再老,有高皇帝的资格老吗?    你功劳再大,有胡惟庸、蓝玉等人下功劳大?    还是一边玩儿去吧,别丢人现眼了。    在人们半信半疑惑之间,朱由校的话越来越好使。    尝到甜头的朱由校说话办事也不再缩手缩脚,尽着自己的心思搞了起来。    什么新词汇,新技术也是随口就说,随手就写。    反正一切都有老朱背锅,他是百无禁忌。    对于杀人,他更是无所顾忌。    打着高皇帝的幌子,祭出大明律这个法宝,    有着数十万新军和新式武器做后盾。    谁不服,就杀服他。    吩咐好了应对皇家宗亲之事,朱由校开始进入了正题。    “在朝堂上,韩阁老问了朕一个问题。    大明日渐没落的根源在哪里?    大明运行制度的结症是什么?    在坐的诸位,已经是大明朝最顶端的存在了。    如果连我们这些人也搞不明白这个问题,    那么,大明就是真没有希望了。    今天吗,朕和诸卿就一起来给大明进行一次集体会诊。    咱们今天就把大明当做一个病人,给大明确诊一下病根的所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