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9章 朕都想造反  (第2/2页)
 “大伴,那“大明宫”和“乾坤正气”的牌匾吩咐下去了吧?”    “回陛下,都安排下去了,在新年之际绝对能挂上。    请圣上示下,那乾清门的的名称改成什么?已经有了大明门了。”    “乾清门改为大明门,现大明门改为中华门。”    朱由校一边吩咐着一边进入了大殿。    “臣等参见陛下”    朱由校坐上御座,等众人见过礼后就开口道:    “说说吧,现在的山东是个什么情况。”    户部尚书毕自严急急出班奏道:    “启奏陛下,山东急报,山东多地雨雪已下数日,平地积雪达三尺之厚,连树木都不堪重负,被压折、压倒无数。    毁塌房屋还无法计算,鸟虫牲畜冻死者甚,臣请求令当地官府开仓放粮,组织人力救助灾民。”    “准,不过,这开仓放粮倒是不急。    着令山东受灾地区官府,三司衙门,用今年所收之秋粮赋税赈济灾民。    也不要只是简单的每日管灾民一碗稀粥就了事。    要拿那些粮食,以工代赈。    把灾民组织起来清理积雪,帮助房屋倒塌的人家修葺房屋。    实在不行,就是一家给帮忙挖个地窨子都行。    这寒冬还长着呢,没有遮风避雪的地方怎么能行?    对参与救灾之民众,至少一天两顿饭要管饱。”    黄嘉善尚书,兵部行文,令山东总兵杨肇基、北海水师袁可立,组织旗下兵马立即开往灾区救助民众。    锦衣卫、三司衙门,即刻抽调人手、官员奔赴灾区各地,督导救灾。    对救灾不力、怠政之官吏就地免职下狱,待日后问罪。    有趁机哄抬物价,无顾民生发灾难财者;对贪墨救灾物资粮饷者,无论其是官是民,无论其贪墨多少,皆斩首抄家。    毕尚书,至于向灾区调拨银两物资之事,你们自行商议即可。    以后救灾之事就形成定制,官府军民齐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赈灾也以工代赈为主,对老弱妇孺,要适当照顾。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毕自严皱着眉头说道:“陛下,山东那所收之秋粮田税怕是不够救灾用度之三成。”    “这是为何,今年山东秋粮并无灾害减产,为何那粮赋如此之少?”    “唉,启禀陛下,那山东之赋税不是今秋不多,是连年都不多。    曲阜衍圣公府有祭田两千六百顷,私田四百五十顷。    鲁王府在邹县有三十三社、二十五屯。    在汶县有全县一半的田地。    在滋阳有六屯、七厂、十八官庄。    在郓城有田四百二十五顷又四十三大亩。    青州衡王府,各地有田两万余顷。    另外,还有若干官职田、学田等不税之田,且以上田地皆为良田。    所以,山东可收税之田已经无几了。”    朱由校听了毕自严的话就愣住了。    他知道如今大明的土地兼并严重,可是没想到已经严重到了如此程度。    “呵呵,呵呵呵,按照毕尚书所言,这山东是被他们瓜分了?    这里没有大明朝廷,没有我大明皇家什么事儿了?    那是不是还有其他省也是这样?    耕者无其田,居者无其权。    如此之大明,如不改变,朕都想造反了。”堂少的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