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0节 (第2/2页)
,可堪一用。 至于其余的人,数量不少,但真的能够委以大任的人,并不是太多。 更多的是沽名钓誉之辈。 太平盛世之时,他们依靠着固有的关系网,读上一些经典,向上钻营,都是一把好手。 可是现在随着乱世降临。 原有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开始洗牌,规则逐渐变得不一样。 袁术所需要的,也不再是他们空谈钻营的本领。 更需要的,是他们进行做实事的能力。 这一次随着大旱的降临,各种事情需要处置。 他麾下的很多官吏们的毛病,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 面对种种事情,显得很是无能,也出来了不少的骚操作。 令他这边出了不少的岔子。 其中最为过分的,便是有一个原本在他这里名声不低,地位很高,以治孝经而闻名的名士。 他在治理灾民之时,所采用的手法,更是将袁术这样的人,都给亮瞎了狗眼。 面对大旱,以及大旱所造成的灾难性的影响。 众多百姓流离失所,有不少的人开始被迫造反。 他给出的意见,竟然是这些人之所以会作乱,会在这个时候,给身为主公的袁术,找这么多的麻烦。 就是因为这些人不知礼仪,不知道什么是孝。 他们这些人,若是知道礼仪的话。 就绝对不会做出此等愚蠢之事。 不会造反作乱。 哪怕肚子饿的再狠,也绝对不会给长官带来麻烦,行此不孝之举。 他的应对之策就是,要他所治理的,那一郡的人抄写《孝经》。 造反的人,饿肚子人,也都抄写孝经,并进行诵读了解孝经之意。 只要如此做了,知道什么是孝,什么是礼仪,廉耻。 那么这些百姓们,就能够被感化。 不会再行这等不义之举,也不会再造反作乱。 如此一来,所有的事情都给解决掉了。 他这办法提出来之后,一片哗然。 纵然是袁术这种比较不怎么靠谱的人,都为之气结。 觉得自己的智商,被按在了地上,使劲的摩擦。 这是自己治下的太守,是自己所倚重之人? 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办法? 还要人人抄写孝经? 真以为那些人都识字,人人都能读书? 能读书识字的,一百个里面,连一个都没有! 你让他们怎么去抄写孝经? 还有,那些人都快饿死了,很多都已经是成叛贼了,要的是粮食,要的是活命! 你这个时候,让他们去抄写孝经有个屁用? 抄孝经能吃饱饭吗 虽说大汉朝以孝治天下,孝乃是根本之所在。 可这个孝,也不是这样用的。 然而面对袁术之时,这位提出以抄孝经来应对旱灾和这灾民造反的人,竟然还振振有词。 说他的办法非常有用,只要能够明白孝的道理,对孝道有了感悟。 便是肚子再饿,再活不下去,也绝对不会不按照孝经上行事,不会作此等不孝之举。 袁术是什么暴脾气? 听到此人的话顿时就怒了。 然后,就直接满足了此人的愿望。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