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章 乱我军心,当斩  (第2/2页)
长,恐怕都会引起兵变。”    “……”    赵王听得有点腻味,挥手打断李牧的奏报:“如此说来,上将军并不看好此次伐秦?”    “非也!”    李牧急忙抱拳奏报:“臣以为,伐秦之事越快越好。”    “五国出兵,气吞山河,不给秦军整备的时机,才是取胜之道。”    “拖得时间越久,秦军越强大。”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赵国近年来民生凋敝,根本打不起耗时耗力的仗。    否则,当年为什么会派赵括上战场,平白葬送了四十五万大军?    还不是因为穷!    这次也一样。    赵国拖不起。    五国拖不起。    只有速战速决,才有希望获胜。    秦国国力强盛,拖得越久战力越强。    更何况,先给对方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整军备战。    这不是找死吗?    “上将军所言极是!”    赵王是很能听劝的人,马上皱着眉头问计:“只是,五国盟约伐秦时日已定,不可更改。”    “提前开战之事,上将军可有良策?”    等的就是大王这句话!    看到目的已经达到,李牧摊牌,不装了:“回王上,臣以为五国盟约之事不变,还是待来年五国之兵齐至函谷关,一起伐秦。”    “然,我边军不可闲置。”    “可出兵上党,夺回附近五城,诱使秦军分兵来救。”    “我边军尽数骑兵,无惧于秦军鏖战。”    “待盟约日到,则全力南下,与四国合并破函谷关……”    赵国跟秦国打了上百年的仗。    今天你占我几座城池。    明天我占你几座城池。    仇深似海。    身为赵国上将军,自然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攻破函谷关上。    他打的主意,是先把城池拿到手。    然后再看时机做出抉择。    如果函谷关敢分兵,他就敢破了它,率领五国联军分食大秦。    如果函谷关不分兵,那正好。    赵国多占几座城池,完全可以弥补作战损失。    函谷关那个硬骨头就让魏国的信阳君去啃吧。    赵国拿实惠。    堪称算无遗策。    “彩!彩!彩!”    赵王开心地连连蹦高,赏赐大批金银珠宝给李牧,命他即刻出兵上党。    攻城略地。    有王命在手,李牧家都没回,翻身上马,带着早有准备的边军赶赴边关。    为了打秦国个出其不意,他命令骑兵部队只带了十天的粮秣加速前进。    “报!”    行军第四天,大军赶到邺城外时,前军探马来报:“报!上将军,前军遭遇秦军骑兵袭击。”    “人马过万。”    “蔺将军命小的前来求援。”    “求上将军火速驰援。”    李牧没说话。    只是居高临下地看着报信的小兵,眼神跟锥子似的,恨不得在对方身上扎几个透明窟窿。    小兵急切地爬在地上磕头:“求上将军火速驰援,秦军骑兵,来势汹汹,蔺将军恐难支撑。”    “左右,绑了他!”    李牧随手一挥,大笑着冲身边发愣的将士们解释:“秦军骑兵,何时能与我赵国边军交战?”    “此贼,必是秦军间者。”    “乱我军心,当斩!”乐瑶小公举的瞎眼后我竟教始皇帝造大秦的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