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你管机甲,叫外骨骼装甲吗?  (第1/2页)
    “这就是…外骨骼?!”    实验室B区。    楚子航望着眼前的大家伙,惊呆了。    虽然他知道是MK-I型,第一代雷神锤外骨骼装甲。    能让穿戴者携带超过两吨的负重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长时间行军,机载计算机还能将战术信息通过标准神经植入物发送给穿戴者。    而且为了满足超级战士从外太空到水下的各种极端作战环境,MK-I型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全封闭设计,这让它的自重就超过了1吨。    为了驱动庞大的机体,设计者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发电装置,让这台外骨骼装甲愈发笨重。    所以在游戏里面看的画面,与现实看压根不是一回事。    你管这叫外骨骼?    挖槽,明明就是机甲好嘛。    “老板,这就是外骨骼,名为雷神锤,就是稍微大了一点。”哈尔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解释道。    “哈尔西,这么大的外骨骼太过笨重,完全没有办法投入实战。”    “而且我们不是要去打外星人,不是越大越好,改成正常人类身高就可以。”楚子航摇了摇头,说道。    第一代雷神锤外骨骼,在游戏里就因为过于笨重,而直接被放弃使用。    相比第一代MK-I型外骨骼装甲,他更喜欢士官长身上穿的MK-V型外骨骼装甲。    MK-V型最大的变化是改进了机体结构,通过分子工具编织成毛细管系统,也就是通常说的“人造皮肤”。    只需包裹这种皮肤就可以抵御EMP和辐射,过滤装置还能够有效地清除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另外还包含多项拓展功能,包括一个持续监控武器和生物状态的集成计算机系统,以及可提供90分钟空气的再呼吸系统。    外骨骼的内置计算机能够与植入斯巴达战士脑中的神经处理芯片连接,让他们凭借意识就可以开启和关闭这些功能。    并且随着微型聚变反应堆开发成功,能源问题也得到解决。    这让MK-V开始实装部队,战斗全重大约330公斤。    而士官长约翰,则是第一个在实战环境中应用它的斯巴达战士。    当下热播的《光环》剧集中,基本上出现的都是这一类型的外骨骼。    第二个重大改进就是添加了超导存储设备,允许斯巴达战士搭载人工智能。    这种人机组合,是人类未来的进化方向。    AI可以实时搜集战场信息,通过脑机接口将数字代码转化为电化学信号与斯巴达战士在“精神层面”进行更有效率的沟通。    在此之前,斯巴达战士的反应时间大约为20毫秒,应用AI辅助之后,这种反应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    此外还增加了AI辅助瞄准、“大气层再入技术”、可拆换的喷射背包等额外组件。    外骨骼嘛,不就是辅助人类的装甲。    一具外骨骼装甲搞那么大,那自己干嘛不去研究机甲?    比如初代机,那多牛皮!    所以没必要,正常人大小就可以。    当然后期暴君出来了,可以为其量身定做雷神锤。    比如MK-V型豺狼兽。    眼前的雷神锤太高了,两个暴君加起来都没它高。    毫无实战性,还不如当垃圾扔了。    想到这。    楚子航便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哈尔西听的很认真,并表示自己会进行改进。    “微型聚变反应堆方面,你可以请教奥托博士,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好的,老板。”    哈尔西点了点头,接着来到一边的奥托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