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_第六百六十八章 圣人讲道(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八章 圣人讲道(2) (第2/4页)

 “尔等可还记得,昔年尔等初来紫霄宫时,吾与尔等所言之真言?”

    “视而不见名曰:夷!”

    “听而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天地也,大道也!”

    “亦是圣人之道也!”

    这就是为何圣人无名,圣人无为的缘故。

    只要需要,圣人可以无处不在,也可以处处不在。

    只要愿意,圣人可以让三界都听其说话,也可以不让任何‘听到’、‘看到’圣人的痕迹。

    圣人之下,也没有人能碰到圣人的衣角。

    虚实相间,念之所在,道之所在。

    既圣人所在!

    因为,圣人已经是阴阳五行的化身。

    圣人可以是草木、石头、流水、空气。

    也可以是烈焰、雷电、暖阳……

    圣人化身一切,圣人左右一切,圣人执掌一切,也占据一切。

    只有圣人才能对抗圣人。

    这不仅仅是位格上的差距,修为上的差距。

    还是对天地阴阳五行的理解与掌握的差距。

    这就好比,山里的猴子,可以拿着石头砸开坚果。

    但这只猴子无论如何也无法伤害到一位御空而来,手执法器的修士。

    哪怕这个修士,仅仅是筑基。

    但,猴子永远都不可能碰到修士的衣角。

    修士只要愿意,他甚至可以从头到尾都不出现,就让一百只、一千只、一万只那样的猴子稀里湖涂的死于非命!

    这些道理,是老君圣人在日后的漫长岁月中,渐渐感悟和参悟出来的。

    而在当时,老君圣人,似懂非懂,似知非知。

    只能谨守神魂,将道祖的‘微言大义’篆刻到念头中,留在神魂里。

    这其中,有些老君到现在还没有消化,依然留存念头和神魂中的东西。

    “证道之后,更进一步,将道与器,进一步熔炼,自‘壹’中生出‘贰’,从无名至于有名……”

    “便是吾昔年,紫霄宫讲道时的境界!”

    “吾今将合道,从此三界再无鸿钧,只余天道圣人……”

    “便是复归于无物!”

    “而其上不缴,其下不昧?”

    “便是贫道试图超脱,却未能功成时的状态!”

    “尔等,都仔细看看吧!”

    道祖的大道之躯,开始显化。

    混混沌沌,朦朦胧胧,似在非在,若有若无。

    却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只是,无法形容,无法描述。

    直到证道之后,老君圣人才明白,那就是道。

    大道!

    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大道!

    是谷神不死,是天地根!

    于是,绵绵不存,用之不勤。

    道祖当年,便是处于一个这样的状态。

    他是道祖,也是大道。

    大道是道,道祖是器。

    道与器相融,有与无共存。

    于是,就达到了‘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的境界。

    与大道同在,与万物共生。

    却又不在三界之中,凌于阴阳之上。

    已经跳脱出了天地的樊篱,远离了因果的束缚。

    但……

    道祖没有超脱成功!

    准确的说,他只成功了一半。

    所以,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合天道。

    回忆着那过去种种,再看现在眼前的通天。

    老君圣人道心念头摇动着。

    他感觉,自己昔年篆刻在神魂与念头里的那些未被消化的‘微言大义’,有了丝丝松动的痕迹。

    “慈悲!慈悲!”老君忍不住稽首而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仅仅只是目睹通天如今的道体,贫道,便获益无穷!”

    “若能听完通天讲道,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