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136节  (第2/2页)
  匈奴汉国,一共出动三万五千名匈奴骑兵、两万五千名汉军,留下五千匈奴骑兵和五千汉军守城。    不仅如此,刘渊又征发5万民夫,运输粮草。    刘渊的匈奴汉国班底,来自五胡乱华时期。    那个时代相当黑暗,烽火连天,以人为两脚羊,穷兵黩武的程度更加严重,因此才会诞生乞活军这种集团。    乞活军本质只是并州流民而已。    刘渊六十万人口,硬是压榨出了七万兵力和五万民夫,准备一举攻灭张华的华阴县。    相当于每五个人口,就有一人参战!    除了老幼妇孺,几乎所有壮丁,都被刘渊调动。    另外,刘渊调用马车、牛车、独轮车数千辆,运输粮草辎重。    刘渊望着延绵几十里的大军,意气风发,仿佛回到五胡乱华的混乱时代。    一度,刘渊有希望灭掉晋朝,重建汉朝。    可惜,刘渊在称帝以后不久,就此病故。    而来到这个世界,刘渊决定干出一番大事业。    六万大军加上五万民夫,这种兵力,在秦川已经算是大势力才能调用的力量。    “陛下,夏军渡过渭河,在渭北驻营!”    匈奴人的前哨来向刘渊传来军情。    刘渊瞬间变脸。    张华不按常理出牌。    张华在关中的人口和兵力,不如刘渊,原本刘渊以为张华会处于守势,但张华竟然带兵渡过渭水,主动进入刘渊的匈奴汉国。    “他这是要做什么?真当自己是韩信再世,背水一战吗?”    刘渊愣住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始琢磨张华的意图。    张华主动出兵,反而将刘渊整不会了。    “张华带了多少人渡河?”    “人数不详。”    “我有六万大军,张华只有少量兵马,优势在我。”    刘渊还是想不明白。    “父王,既然这个张华主动渡河,那么孩儿愿带兵,全灭其主力。”    刘聪上次败给冯异,这次主动请战,要拿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当垫脚石。    击败云台二十八将,才能证明自己是一流武将。    “朕御驾亲征。”    刘渊脸色铁青。    他始终想不明白张华为何敢主动北上,认为受到了羞辱,于是主动率领六万大军南下。    渭水以北,张华率领三万大军渡河,进入匈奴汉国的地盘,背靠渭水列阵。    张华拜阎象为讨伐匈奴汉国的军师。    袁术没有完全使用的主簿,受到张华重视。    阎象提出背水一战之计,张华的三万人无法撤退,只能背水一战。    大军处于背水一战状态,可以保持高昂的士气和韧性。    但背水一战如果无法取胜,那么会全军覆没。    因此,背水一战是极其凶险的战术。    张华相信各个谋士和武将的能力,采取凶险的战术。    如果只是防守,面对匈奴汉国的刘渊和唐军的契苾何力,其实更加难受。    不如主动出兵,对付实力雄厚的刘渊。    三万对六万,非常考验张华这边武将的大心脏。    冯异靠着树干,用小刀削木雕,表情平静,在惨烈的大战开始之前,似乎没有受到影响,保持心态的平静。    张华的大军集结在渭水曲折之地,此地河道弯曲,张华可以凭借河水来掩护更多方向,缓解兵力不足的问题。    土地泥泞,芦苇丛生,北风呼呼,芦苇丛摇晃。    “这种地方真是要命。”    陈咬金带兵藏在芦苇丛中,军士不满,皮肤因为被芦苇刮到而瘙痒,再加上河滩潮湿,蚊虫众多,更是难受。    程咬金也不住挠痒:“大伙都忍着点,等击败敌军,各有封赏。”    牛进达在程咬金的麾下担任副将,背着一把大刀,伏在与人齐高的芦苇丛中,耐心地当上伏地魔。    程咬金、牛进达带兵埋伏在左侧,黄忠带兵埋伏在右侧。    两支兵马都藏身在芦苇丛中,作为奇兵。    张华和李绩,在正面诱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