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 招工当工人 (第2/2页)
紧,先去迁户口。” 苏维忠一拍脑袋,赶紧穿鞋下地,领着俩闺女从家里出来,往乡里走。 自打撤销公社改大营乡之后,乡政府就搬到了仙人桥这边。 要说起仙人桥,也是有一段典故。 一九一零年前后,屯子西头有一棵长满青苔的风倒木,横倒在汤河上。 当时人们过河没有桥,只能从这倒木上走,行走艰难。 当时就有人说,“这独木桥凡人不敢走,得仙人才能顺利通过。”因此得名仙人桥。 三六年建屯的时候,就沿用了这个地名。 五八年修浑白铁路的时候,仙人桥设了个站点儿,铁路局的人在这施工。 后来,县属的鹿场、粮库、油库等也都相继坐落于此,所以乡政府也在这边。 从大营村到仙人桥乡,走路得半个钟头左右。 苏维忠领着俩闺女一路向东走,有瞧见的就觉得奇怪,苏安芳跟苏安花不是都在东岗么?咋这时候回来了? 有那好信儿的就打听,这一打听不要紧,正中苏维忠下怀。 “哎呀,我家俩闺女都招工进国营一参场,当了工人,这不是回来迁户口么?”苏维忠故意大声说着。 以前都笑话他没儿子,绝户,现在看看?六个闺女咋了? 大闺女是老师,二闺女家里有养殖场,老五老六这回还招工当了工人。 那些嘲笑他没儿子的,他们家的儿子当工人了没有? 周围的人听了,有的真心替苏维忠高兴,也有的羡慕眼红,各种反应不一而足。 苏维忠可不管这些人想啥,反正他现在就觉得特别开心。 舒坦,于是笑呵呵领着闺女去乡里迁了户口和粮食关系。 苏安芳、苏安花两个着急回东岗落实户口和工作,没时间留下陪父母。 迁完户口,正好上午那趟快车也快到了,二人塞给老爹一些钱,就急忙去仙人桥车站。 买了火车票,坐火车返回东岗,直接去场部人事科,办理了招工和落户手续。 就此,姐妹俩便成了一参场的正式工人。 招收的新工人,在职工俱乐部那边,进行岗前培训。 许世彦带着技术科的人,给这些人讲课,主要讲的就是相关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等事宜。 至于说蜜片生产,那个其实没太大难度,许世彦带着人,已经研究出来人参切片机。 只要有人往上放人参,刀片就会自动将人参切成薄片,每一片的厚度都完全一致,可以保证蜜片的品质。 当然,这种必须严格按照规章操作,万一弄不好,容易伤了人,所以才要做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 通过的可以上岗,不通过的,给一次机会重新学习,要是还学不会,那就只能安排到加工厂那边打杂,或者,干脆不要了。 “不要觉得,我是在跟你们开玩笑,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这个关系到每个人。 我再强调一次,女工都剪短头发,五号头,进车间必须穿白色工作服,戴帽子、口罩。 男的,一律平头,也是一样,戴口罩、帽子。 谁要是让安全和卫生巡逻员抓到了不符合规范,那你就可以回家了。” 许世彦可没那个工夫跟这些人废话,规章制度定好了,所有人都得遵守,不遵守的可以走了。参娃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