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  (第1/2页)
    戚小虞便先泡了茶,给荀浅和自己各斟上一杯。    荀浅端起来,闻了一下,放在唇边浅浅吃了一口,他穿着皮毛大衣,端着杯子的十指修长,指甲修剪得整齐匀净,粉红色的嘴唇形状饱满,低眸间的这个样子有一种说不出的清贵感,就像上世纪没落的满清子第。    荀浅尝了一口茶,问,“你明天要进组了?”    “嗯。大概要拍十几天。”    “哦。”    “拍摄的地方不远,三爷有事随时可以找我回来。”    “嗯。你……”    接着,没等荀浅把话说完,乐声响起,大幕拉开,的旦角张氏穿着粉色褶子登上场来。    戚小虞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了过去。    荀浅也端起茶杯,边喝边看。    讲的是东汉末年,壮士王恢刚刚新婚便被强征入伍,中箭而死的故事。其妻子张氏,终日在家等候,积思成梦。    今天演的是最经典的第十二场戏,将张氏对丈夫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可怜负弩充前阵,历尽风霜万苦辛;    饥寒饱暖无人问,独自眠餐独自行!”    戚小虞边看,边缓缓的按着节拍,还忍不住跟着和上几句。    他有点羡慕。    他所在的那个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戏班总是凑不齐的演奏师父,要么缺会拉二胡的,要么缺会快板,班子里的师兄弟被训练得几乎什么乐器都会。    哪像现在,一只乐队整整齐齐,累了还有后补。    又有一点失望。    这个张氏的扮相,青楼气太重。    师傅曾说粉色轻浮,张氏的戏服应该用浅黄、湖蓝更好,不该用粉色。    “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    可怜侬在深闺等,海棠开日到如今。”    这段他曾表演过好多次,那天给荀浅哼唱的也是这一段。    戚小虞跟着节拍轻轻的唱,浑然忘了身边还有其他人。    直到听到旁边荀浅的声音,“你唱得比他好。”    戚小虞才想起来荀浅也在。    他看了荀浅一眼,被人肯定总归是开心的,”谢谢三爷夸奖。”    目光又回到了台上。    荀浅却没有把眼神移开,戚小虞微微仰着头,半个身体探出包厢,脖颈修长姿态端庄,看着舞台的眼睛似乎会发光。    过了一会儿,荀浅又淡淡开口,“喜欢的话,为什么不去唱戏?”    戚小虞瞟了一眼荀浅,这不是没钱嘛。    他早就要于晓生帮忙打听过京剧院的情况。现在虽说是最好的年代,但放在京剧身上,似乎也是最坏的年代。    虽然配套设施样样齐全,但是看京剧的人少,远不能跟他那时候相比,不然这么有名的一出戏,不会到前一天还有包厢票卖。    那时候他把票放出去,提前一个月就卖空。    看到的人少了,自然赚的也少,发下来的工资远不能让他实现财务自由,但戚小虞在荀浅面前说得比较委婉,“拍戏唱歌也喜欢,想都试试看。”    荀浅便没说什么了。    *****    从剧院出来是五点半。    程管家像掐着点一样打来电话,说,“李妈今天生病了,没人做饭,戚先生您看要不要和三爷在外面吃了饭再回来?”    戚小虞想起今天下午在寒风里热情地给他指路的李妈,没有揭穿管家一戳就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